
1机械和手工清理
主要用于铸件、锻件、钢铁表面清除浮锈,以及易剥落的氧化皮、型砂、旧漆层。效率低,但设备简单、不受施工条件和工件形状的限制。常用于批量小、形状不规则的金属制品表面除锈,和作为其他除锈方法的补充。
为提高效率,在采用刮刀、锤、凿、钢丝刷、砂布的铲、敲、打磨、扫刷锈斑、氧化皮的纯手工操作外,也可用前述的手提式圆盘打磨机、旋转钢丝刷等小型机械进行。
2喷丸、喷砂
适合于清除厚度不小于1mm的制件或不要求保持精确尺寸及轮廓的中、大型制品以及铸、锻件上的氧化皮、铁锈、型砂、旧漆膜,当使用环境十分恶劣、对基层处理要求严格时采用,如受水浸泡的部位、海洋环境、工业污染区等。
喷砂前基层表面的油脂、污物应先用清洗剂清除。喷砂后应立即涂饰、不宜超过4h。喷砂后的粗糙面有利于底漆附着,但不宜过于粗糙,一般情况下凸起高度应小于50m。
喷丸或抛丸的喷射材料为铁基及非铁基的金属线段、板材碎块铸钢丸、马铁丸、白口铁丸等。粒度6~50目。该法用于除去锻皮、铸皮。可提高金属表面的抗疲劳强度。小工件用喷丸、大面积工件用抛丸。薄壁及脆弱的工件不宣采用。
3火焰喷射
适用在具有一定侵蚀性环境。用火炬加热金属表面使氧化质失水干燥、变松散易于清除。在金属表面冷却(至36℃)前涂刷底漆,以便涂料能在空气中的潮气未凝聚在金属表面前趁热流布于基层的各个细部,与表面牢固地粘附。主要用于厚度不小于5m的大面积设施,如桥梁结构,贮槽及重型设备,去除氧化皮、铁锈、旧漆层、油脂等污物。
4碱液除油
金属表面的油污可用碱液清除。碱液配方:磷酸钠(a3PO4)25~35:碳酸钠(Na2c03)25~35:合成洗涤剂0.75:水100(重量比)。碱液的pH值为12.5~13.5,温度80-100-3,将工件浸泡其中,配合搅动,用时3~5min。取出后用冷水冲洗30s,再用70~90C热水冲洗0.5-2min。再吹干(70~105℃热风,吹13mi)。这种浸渍除油法适合于有一定数量的中小型工件,并有浸渍槽、加热设备。、对于尺寸大、形状复杂的工件,可配碱液刷、擦去油。此时,浓度不应超过30g/L,温度不超过50℃
5溶剂除油
常用的溶剂有汽油、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四氯化碳等,后三种溶剂应用最广,因为它们除油能力强,不易着火比较安全,缺点是成本高、有毒。操作时要避免潮气、注意通风
6涂刷底漆
在除油、除锈等表层清理完成后,应立即涂刷底漆,特别是用火焰清除的情况下。对于一般的钢铁件,如钢门窗、梁柱、散热器、家具上的铁件可涂刷防锈底。特别对边角、接缝、焊接、铆接部位不可遗漏。防锈漆可用红灰酸醛防锈底漆或醇酸防锈底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