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的建造和维修都需要涂料进行饰和保护。船舶种类很多,船舶各个部位用途不同,所使用的涂层要求也不同,因而船涂料成为一种专用的包括多品种的涂料。
船舶涂层的质量要求因涂部位而异。船底、水线和甲板要用殊保护性涂层,船壳及生活用舱涂层要求兼具装饰性和保护性,舱和机舱涂层则根据用途具有不同的保护性。
(1)新造大型船舶的船体分段涂装工艺
①钢材表面预处理
为了在相当长的船舶建造周期以内保护钢材,首先要对钢材表面处理并涂上保养底漆。然后在涂上保养底漆的钢材上进行放样下料、孔等加工成分段船体。
船舶用钢材要经过严格的表面处理。一般程序是:刷去钢板表的油污、垃圾和积水等,进行校平,预热烘干,除去表面水分和气;喷丸除锈,除去钢板表面的锈蚀和氧化皮,除锈质量通常要求达到Sa21/2级(瑞典标准SS55900),钢板表面粗糙度应在45-5微米之间,喷涂保养底漆,漆膜厚度在1525微米之间,如在车司内进行涂漆,有条件时可用远红外干燥,所涂保养底漆漆膜要具有6个月以上的防锈能力,并且具有优良的可焊性、重涂性和与保护的适应性。
在船厂中对薄钢板也常应用化学除锈。其程序为:在碱液槽中钢板除油,经过热水冲洗后放酸洗槽中除锈干净后,水洗、中后进行磷化,最后涂上防锈漆。
②小合拢修补
涂有保养底漆的钢板与型钢经过机械处理后,进行小合,焊小分段。原有的保养底漆漆膜表面受到加工过程的破坏,须立用风动工具进行表面处理,并修补保养底漆。小合拢的分段通常室内建造,补涂底漆也在室内进行。
③二次除锈和涂防锈漆
将小合拢修补后的分段焊接在一起,进行中合拢后的船体分段须进行“二次除锈”。二次除锈的目的包括清除油污,去除电焊飞溅物、焊渣、烧坏的漆膜,除去新产生的锈蚀、垃圾等,增加表面粗糙度。
次除锈最好是在大型的喷丸、涂装车间内进行处理,不具备条件的只有用风动打磨工具除锈。风动工具打磨的船壳、上层建筑外部和主要舱室的除锈标准应达到瑞典标准Sa3级。二次除锈一般要求当天除锈当天涂漆,以免再产生新锈。涂漆如果在露天进行应在下午3时以前,以避免由于晚间结露现象而影响涂装质量。涂漆主要应用高压无空气喷涂。
④分段合拢涂漆
分段合拢到船舶下水前,船体分段焊接部位及有损伤处要进行除锈和修补涂装。全部涂上防锈漆。大型船舶底部防锈涂层的厚度约为250微米。广泛使用的是厚浆触变型涂料,以环氧、氯化橡胶和乙烯类涂料为主。船壳在防锈漆上面再涂上一道面漆,自然干燥后,对船名和吃水标记做临时性涂装。
⑤交船前的最后涂漆
船体外壳全面用清水冲洗,修补损伤部位后,全面喷涂面漆,完成标记的涂装。船壳涂层一般总厚度为250~300做米。